耕读频道 @igengdu | 耕读博客 igengdu.com
今天和一位忘年交朋友聊天,我们彼此都有思想上的收获。
对话内容概要:
我:
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在认识未发现黑洞之前,(思维)世界并不存在黑洞;在认识到黑洞存在之同时,黑洞便存在;其他事物的存在,亦是如此,毕竟,我们不能证明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存在。
思维和存在不仅处于静态的同一,也处于动态的同一。
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求真理,探索真理。然而,人(类)总是处于柏拉图式洞穴之中,始终未能窥探真理全貌。对于有限的我们,认识世界,只能通过概率或可能性来尝试理解、解释世界,对于世界进行趋近式、类比式的认识,真正的世界却始终处于被探索的状态。
人生在世,重要的是爱:对这个世界的爱,对自己的爱,对他人的爱。
人,重要的是对这个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而记录、分享自己探索真理的心路历程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或者是全部意义的所在。
朋友他喜欢写东西,而且比较有深度,写的量也不少。于是,我建议他,将平时写的内容发到博客里(我推荐他使用的谷歌Blogger,绑定自定义域名):“如果你分享的内容,可以助益他人,那自然最好;即使没有任何人看,我们写作的过程,也是促使我们自己思考的过程,有助于记录我们自己思想的灵感,抵抗遗忘有意义的对话。”
朋友:
“我经常为认识***(我儿子的名字)而感到自豪:他的思想超前于同龄人,人又非常善良、懂事。我希望他能坚持下去,我担心他会因为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失望、挫折等而逐渐失去了自我、自闭,不愿意跟人交流。”
“你是我见到的父亲当中,非常有爱心的一位父亲。你也比较有思想。在教育孩子时,该说的还是得说,只是需要注意方式:孩子有时可能理解不了你的想法,可以考虑以他能理解的方式跟他交流,让他形成自然的、自信的、独立的、勇于探索的人格或品质。”
📢 频道 ✈️ 群组 (耕读) 📬 投稿
谈谈eu.org及其维护者皮埃尔·贝萨克
谈到免费域名, nic.eu.org 应该是免费域名的鼻祖。 igengdu.eu.org 便是从这里申请的。该服务是由法国人皮埃尔·贝萨克(Pierre Beyssac, 1966年1月出生)于1996年5月开启并维护至今(近期暂时停止了免费域名的批准)。
据访谈节目(英文版,中文机翻版)透露,皮埃尔·贝萨克(Pierre Beyssac)最初创建 Nic.eu.org 是为了抵抗法国当时的企业出售域名 .fr 的行为。而在申请 eu.org 时其实是有些故事的。起初,皮埃尔·贝萨克最初是想申请 .eu,但互联网注册局的人告诉他不可以,可以考虑eu.int等,而他想尝试eu.fx时,被告知法国已经有 .fr 顶级域名,不能申请 eu.fx。最终,比较幸运的是,他申请到了eu.org域名的注册许可,并在朋友的帮助下,开始了 eu.org 免费域名注册服务。
后来,皮埃尔·贝萨克成为了 eriomem.net 创始人,法国 Gandi.net 的联合创始人等,并且在DNS解析、域名服务、BSD系统等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如今,皮埃尔·贝萨克年近六十,而 nic.eu.org 的服务处于停滞状态。他已经将 nic.eu.org 的自动更新代码等开源(项目是autoreg ),希望有人可以接替他,继续维护 nic.eu.org 。目前似乎还没人接替,希望有人可以接替这份象征着开源精神的事业。
皮埃尔·贝萨克个人博客: https://signal.eu.org/blog/
皮埃尔·贝萨克的X账号: https://x.com/pbeyssac
皮埃尔·贝萨克的Github: https://github.com/pbeyssac
皮埃尔·贝萨克的Mastodon服务器:https://mast.eu.org/
📢 频道 ✈️ 群组 (耕读) 📬 投稿
#虚拟世界 #观点 #信任 #人性 #恶 #善
虚拟的世界,“信任”尤显可贵
在现实世界,我们通常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一个人,进而给予相应的信任程度和依赖、付出程度。
然而,在虚拟网络世界,由于缺少必要的了解,我们对他人的了解,通常不足的;而且,由于缺少有力的监管,人作恶的成本较低,作恶的愿望、可能性被放大,因而,稍有不悦,各种不好的事情就会频频发生:开盒(公布个人具体信息)活动屡见不鲜,稍不顺心就大骂对方“有病”“傻逼”。
在相对缺少监管的网络世界,人的谈话相对宽松的同时,人性的丑陋也得到了展露和扩展。因而,在虚拟世界,人们之间的信任,非常脆弱,却更显得珍贵。
我为人处事还算比较谨小慎微。之所以这样,其原因之一或许在于,我比较早地看清人情世事、看清人通常有的本性。然而,我还总是希望、期盼这个世界会简单点,这个世界会好的。
在虚拟世界,我尽量与人为善,分享有益、有用的内容。大部分网友、群友对我也很不错,诸如旺财大佬、F大佬、Crazypeace大佬、盒子大佬等,人都很不错。然而,总有让人心寒的事情发生,诸如你好不容易申请到的邀请码,发给对方后,对方拿着邀请码一个字都不回;你想提供有趣、有用的服务,结果别人攻击你的网站,把你的甲骨文永久账号偷走了。我认识的旺财大佬,免费分享高质量节点3~4年,却经常发生:其辛苦搞来的节点,很快被群友分享到公开的Github仓库,如此等等。
我的结论是:我不能沉溺或倚重于网络,程序和代码只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问题而生,但代码和程序不能主导、也不能取代生活。无论是在现实、还是虚拟世界,尽量谨慎地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 频道 ✈️ 群组 (耕读) 📬 投稿
虚拟的世界,“信任”尤显可贵
在现实世界,我们通常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一个人,进而给予相应的信任程度和依赖、付出程度。
然而,在虚拟网络世界,由于缺少必要的了解,我们对他人的了解,通常不足的;而且,由于缺少有力的监管,人作恶的成本较低,作恶的愿望、可能性被放大,因而,稍有不悦,各种不好的事情就会频频发生:开盒(公布个人具体信息)活动屡见不鲜,稍不顺心就大骂对方“有病”“傻逼”。
在相对缺少监管的网络世界,人的谈话相对宽松的同时,人性的丑陋也得到了展露和扩展。因而,在虚拟世界,人们之间的信任,非常脆弱,却更显得珍贵。
我为人处事还算比较谨小慎微。之所以这样,其原因之一或许在于,我比较早地看清人情世事、看清人通常有的本性。然而,我还总是希望、期盼这个世界会简单点,这个世界会好的。
在虚拟世界,我尽量与人为善,分享有益、有用的内容。大部分网友、群友对我也很不错,诸如旺财大佬、F大佬、Crazypeace大佬、盒子大佬等,人都很不错。然而,总有让人心寒的事情发生,诸如你好不容易申请到的邀请码,发给对方后,对方拿着邀请码一个字都不回;你想提供有趣、有用的服务,结果别人攻击你的网站,把你的甲骨文永久账号偷走了。我认识的旺财大佬,免费分享高质量节点3~4年,却经常发生:其辛苦搞来的节点,很快被群友分享到公开的Github仓库,如此等等。
我的结论是:我不能沉溺或倚重于网络,程序和代码只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问题而生,但代码和程序不能主导、也不能取代生活。无论是在现实、还是虚拟世界,尽量谨慎地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 频道 ✈️ 群组 (耕读) 📬 投稿
#AI #OpenAI #o1 #观点 #分享
在2024年9月18日(美西时间) T-Mobile Capital Markets Day 上,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 )参加访谈(访谈连接,视频中的50分~1小时05分37秒,之后是黄仁勋接受访谈)
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 )其访谈内容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
1.OpenAI 新发布的推理模型 o1 preview 相当于 GPT-2 时刻,但是升级曲线会很陡峭,意味着很快就会达到它的 GPT-4 时刻。
2.推理模型这种新范式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升级速度极快。因此,现在模型无法解决的问题,过几个月它们就能解决。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一些全新的模型使用方式。
3.在 o1 的研发早期阶段,将会有全新的使用方式,这些不仅仅是聊天界面。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来构建这些新方式,其他人也需要时间来适应。用户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学习如何使用它。这与 GPT 模型有很大的不同。
4.AI的五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聊天机器人。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我们现在刚刚达到的,是推理系统。第三阶段是 AI 智能体。第四阶段是创新者,具有发现新科学信息的能力。第五阶段是完整的组织。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花费了一段时间,第二阶段能相对较快地推动第三阶段 AI 智能体的发展。
5.OpenAI 不会用 API 调用的数据后者训练的数据来训练他们的模型
6.OpenAI 成功的秘诀是因为有坚定的信念和保持专注,能保持研究方向的聚焦。坚信深度学习的力量,相信可以从现有的状态一路走到通用人工智能(AGI)甚至更远,尽最大努力做得最好,并试图保持研究方向的聚焦。与此同时,会根据前进过程中学到的新知识来调整方向。尽全力去完成每一个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能产生积累效应。
7.看好未来 AI 在医疗保健领域、教育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上的贡献。
来源:宝玉分享。
📢 频道 ✈️ 群聊 (耕读) 📬 投稿
在2024年9月18日(美西时间) T-Mobile Capital Markets Day 上,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 )参加访谈(访谈连接,视频中的50分~1小时05分37秒,之后是黄仁勋接受访谈)
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 )其访谈内容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
1.OpenAI 新发布的推理模型 o1 preview 相当于 GPT-2 时刻,但是升级曲线会很陡峭,意味着很快就会达到它的 GPT-4 时刻。
2.推理模型这种新范式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升级速度极快。因此,现在模型无法解决的问题,过几个月它们就能解决。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一些全新的模型使用方式。
3.在 o1 的研发早期阶段,将会有全新的使用方式,这些不仅仅是聊天界面。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来构建这些新方式,其他人也需要时间来适应。用户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学习如何使用它。这与 GPT 模型有很大的不同。
4.AI的五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聊天机器人。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我们现在刚刚达到的,是推理系统。第三阶段是 AI 智能体。第四阶段是创新者,具有发现新科学信息的能力。第五阶段是完整的组织。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花费了一段时间,第二阶段能相对较快地推动第三阶段 AI 智能体的发展。
5.OpenAI 不会用 API 调用的数据后者训练的数据来训练他们的模型
6.OpenAI 成功的秘诀是因为有坚定的信念和保持专注,能保持研究方向的聚焦。坚信深度学习的力量,相信可以从现有的状态一路走到通用人工智能(AGI)甚至更远,尽最大努力做得最好,并试图保持研究方向的聚焦。与此同时,会根据前进过程中学到的新知识来调整方向。尽全力去完成每一个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能产生积累效应。
7.看好未来 AI 在医疗保健领域、教育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上的贡献。
来源:宝玉分享。
📢 频道 ✈️ 群聊 (耕读) 📬 投稿
#观点 #理性 #审慎
通常,我们认为,人,是理性的芦苇,是理性的动物。也就是说,人的重要特征是讲理性。
而理性是什么呢?说通俗点,就是道理。成人重要的判定标准是理性的独立,而未成年人,通过表现为理性上的不独立、不完整。
讲理性,就是讲道理,看人看事都讲道理。这表现为,我们每个人善于表述清楚自己的观点,同时学会说明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及其支撑的力度。同时,对于他人的行为或观点,需要尽量考察事实,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论述,不可断章取义、先入为主、不看事实就断言。
如果我们不思考我们观点支撑的理由是否充分合理,就盲目地相信这个观点,那么,我们容易走向一个极端:不认同自己观点的,都是错的,是需要消灭的。
这种观点,不仅表现为所谓的“小粉红”,还表现为一些从中国出生长大并留在异国生活,但却仇视中国的一切的人:他们见到中国不好的现象就骂,包括却不限于说,支那猪活该,闻到支那人的味就恶心等等。
小粉红不讲道理,或看似讲道理,但从根本上是不讲道理的,我们需要审慎看待。这种仇视某个群体一切的态度,同样是不讲道理的行为,也需要我们警惕自己滑入这种思维的牢笼。
这种仇视一切的态度,跟小粉红的态度,其基本立场是一致的:凡是不跟我一样的想法,都不允许。更重要的是,两者都不尊重人,不把人看作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我有时在想,那些说闻到支那人的味就恶心的人,当其面对自己父母时也会这么说吗?这种骂或贬低、蔑视态度,就能显得自己高贵,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吗?人的高贵不应该表现在理性上的对人的尊重,对他人观点的包容吗(考虑到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人或无法完全把握一个事实的前提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支那这个词,原本是中性的,而且用了很久,只是后来被视为是贬义的。支那,原来只是外国对中国的称呼而已,其出处可能有二,一是源于拉丁文表示中国的词语—Sinae(sino)—的音译;二是源于梵文表示中国的词语—Cina—的音译。而Sinae似乎源于当时秦国(Qin,Sin,Zin)的拉丁式写法。只是这个词语后来掺杂民族主义的影响,导致这个词语具有贬低的意味,然而仔细深究。
@耕读博客
📢 频道 ✈️ 群聊 (耕读) 📬 投稿
通常,我们认为,人,是理性的芦苇,是理性的动物。也就是说,人的重要特征是讲理性。
而理性是什么呢?说通俗点,就是道理。成人重要的判定标准是理性的独立,而未成年人,通过表现为理性上的不独立、不完整。
讲理性,就是讲道理,看人看事都讲道理。这表现为,我们每个人善于表述清楚自己的观点,同时学会说明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及其支撑的力度。同时,对于他人的行为或观点,需要尽量考察事实,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论述,不可断章取义、先入为主、不看事实就断言。
如果我们不思考我们观点支撑的理由是否充分合理,就盲目地相信这个观点,那么,我们容易走向一个极端:不认同自己观点的,都是错的,是需要消灭的。
这种观点,不仅表现为所谓的“小粉红”,还表现为一些从中国出生长大并留在异国生活,但却仇视中国的一切的人:他们见到中国不好的现象就骂,包括却不限于说,支那猪活该,闻到支那人的味就恶心等等。
小粉红不讲道理,或看似讲道理,但从根本上是不讲道理的,我们需要审慎看待。这种仇视某个群体一切的态度,同样是不讲道理的行为,也需要我们警惕自己滑入这种思维的牢笼。
这种仇视一切的态度,跟小粉红的态度,其基本立场是一致的:凡是不跟我一样的想法,都不允许。更重要的是,两者都不尊重人,不把人看作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我有时在想,那些说闻到支那人的味就恶心的人,当其面对自己父母时也会这么说吗?这种骂或贬低、蔑视态度,就能显得自己高贵,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吗?人的高贵不应该表现在理性上的对人的尊重,对他人观点的包容吗(考虑到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人或无法完全把握一个事实的前提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支那这个词,原本是中性的,而且用了很久,只是后来被视为是贬义的。支那,原来只是外国对中国的称呼而已,其出处可能有二,一是源于拉丁文表示中国的词语—Sinae(sino)—的音译;二是源于梵文表示中国的词语—Cina—的音译。而Sinae似乎源于当时秦国(Qin,Sin,Zin)的拉丁式写法。只是这个词语后来掺杂民族主义的影响,导致这个词语具有贬低的意味,然而仔细深究。
@耕读博客
📢 频道 ✈️ 群聊 (耕读) 📬 投稿
#教育 #孩子 #观点 #分享
近日听闻了延安某中学学生跳楼的事情。据悉,这个自我结束生命的孩子,其成绩很好,对人也很好。可惜了,这么年轻的生命,就早早结束了。而之前在朋友圈,也听闻了9岁的小学生跳楼的事情。
或许,学生跳楼的事情,之前就经常发生。但结合我的观察,对这种不良的教育环境产生的原因,或许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变化,导致家长没有精力、时间陪伴孩子。由于经济下行,房贷、车贷等压力大,而工资降低甚至被裁员,找新工作又很难,社会上充满着怨气、怒火、无奈。他们作为父母回到家中,可能已经累得不行,甚至会对孩子出气,很少会有精力和时间来管孩子的学习,更不会跟孩子沟通他们的心理变化,在学校与其他同学相处得如何,孩子想跟父母做哪些有益的事情等等。
2.学校教师压力大,考勤、上级检查、各种教学之外的行政工作多余牛毛。因而,学校老师在“成绩决定一切”的指挥棒下,只能拼命地变成学习的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人。
3.家长和老师、学校之间,缺少相互的信任。
生命是非常宝贵的,失去了就没法重来。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我们作为父母、教师等,也应该尽量避免不利影响:学会独立思考,更好地俯身倾听孩子的想法、需求,陪伴TA一起解决碰到的问题,陪伴孩子成长;同时,让孩子有一个强大而有爱的心理世界。如同台湾刘墉所言,为了让孩子尽早适应社会,我们应该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这或许让孩子的心灵变得更加强大。而除此之外,我觉得,应该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特长点,让孩子找到自己学习、生活的乐趣,让孩子的世界充满着爱。
📢 频道 ✈️ 群聊 (耕读) 📬 投稿
近日听闻了延安某中学学生跳楼的事情。据悉,这个自我结束生命的孩子,其成绩很好,对人也很好。可惜了,这么年轻的生命,就早早结束了。而之前在朋友圈,也听闻了9岁的小学生跳楼的事情。
或许,学生跳楼的事情,之前就经常发生。但结合我的观察,对这种不良的教育环境产生的原因,或许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变化,导致家长没有精力、时间陪伴孩子。由于经济下行,房贷、车贷等压力大,而工资降低甚至被裁员,找新工作又很难,社会上充满着怨气、怒火、无奈。他们作为父母回到家中,可能已经累得不行,甚至会对孩子出气,很少会有精力和时间来管孩子的学习,更不会跟孩子沟通他们的心理变化,在学校与其他同学相处得如何,孩子想跟父母做哪些有益的事情等等。
2.学校教师压力大,考勤、上级检查、各种教学之外的行政工作多余牛毛。因而,学校老师在“成绩决定一切”的指挥棒下,只能拼命地变成学习的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人。
3.家长和老师、学校之间,缺少相互的信任。
生命是非常宝贵的,失去了就没法重来。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我们作为父母、教师等,也应该尽量避免不利影响:学会独立思考,更好地俯身倾听孩子的想法、需求,陪伴TA一起解决碰到的问题,陪伴孩子成长;同时,让孩子有一个强大而有爱的心理世界。如同台湾刘墉所言,为了让孩子尽早适应社会,我们应该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这或许让孩子的心灵变得更加强大。而除此之外,我觉得,应该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特长点,让孩子找到自己学习、生活的乐趣,让孩子的世界充满着爱。
📢 频道 ✈️ 群聊 (耕读) 📬 投稿
#博客 #观点 #Linux.do #AI #分享
分享我的一篇博文:谈谈我对Linux.do论坛及其文化的理解 | iGengdu博客同名文章
主要介绍Linux.do论坛及分析论坛兴盛的文化因素。
📢 频道 ✈️ 群聊 (耕读) 📬 投稿
分享我的一篇博文:谈谈我对Linux.do论坛及其文化的理解 | iGengdu博客同名文章
主要介绍Linux.do论坛及分析论坛兴盛的文化因素。
📢 频道 ✈️ 群聊 (耕读) 📬 投稿